-
9月27日下午,沧州大运河上,仿古新能源游艇劈开水面,天上无人机拼出“运河古郡”,地上百辆摩托车轰鸣而过,2000人演职、5万周边游客挤在岸边——这场“水陆空三栖巡游”,说白了就是沧州想把投了50亿的大运河,变成能赚钱的旅游招牌。
先看这50亿,大运河沧州段整治花的钱,单靠日常游船、卖门票收不回来。

得搞个大动静,让周边省市的人都知道“沧州运河好玩”。

所以搞巡游,又是摩托车队又是杂技表演,就是要造个大场面,让人来了还想来,来了还能花钱。

酒店预订涨120%,河边商户多赚65%,这就是50亿投进去后,第一次见到回头钱。

再看那些表演细节,没一个是瞎搞的。

陆路摩托车队找“本土铁骑联盟”,说是“致敬工业历史”,其实是把老沧州的工厂记忆和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机车绑在一起,让本地人有感情,外地人觉得新鲜。

街舞里加武术动作,沧州本来就是“武术之乡”,老辈人认武术,年轻人爱街舞,这么一混,老的小的都能看乐呵,人来得就多。

水上那个“全球首艘仿古新能源游艇”,吹“全球首艘”是为了上新闻,让全国都知道沧州有这玩意儿;“新能源”是跟着国家喊的“绿色低碳”,显得懂政策;“仿古”是贴运河的老标签,让游船不只是船,还是个“会跑的文物”,游客愿意花钱坐。
外籍游客划艇比赛,更是明着告诉大家:咱这活动不光本地人玩,外国人也来,想往外省、外国游客兜里掏钱。

天上的直升机直播到市区大屏,这招聪明。

不是所有人都能挤到河边,大屏一放,全城人都能看个热闹,看完就想去运河边转转,第二天河边商户生意就好。

杂技演员吊在半空演“吴桥杂技”,那是拿命博眼球,这种惊险场面最容易让人记住,回去跟亲戚朋友一说,下次就带更多人来。

无人机拼“运河古郡”图案,晚上黑乎乎的天上突然亮出字,手机一拍就能发朋友圈,等于免费给活动打广告。

水上飞人用电动推进器,不用油,没噪音,看着干净,游客拍照发视频时,不会觉得“这活动污染环境”,反而觉得“沧州挺文明”。

2000个演职人员、30多家文旅企业掺和进来,企业不是白干的,他们知道活动能拉来5万游客,这些人要吃饭、买东西、住酒店,企业跟着赚钱。

官方说“以后每年办,还要拉着天津、山东一起搞旅游线”,这是想把一次活动变成长期买卖,每年都用大运河赚一笔,再把天津、山东的游客也拉到沧州来,人越多,赚得越多。
这50亿投下去,靠每年办巡游能让运河一直生钱吗?
举报
